跳转到主要内容

青岛市智慧化工地应用实施策划方案

本公司承接青岛市智慧工地建设及评价服务,联系电话15305351618。

 

智慧化工地应用实施策划方案

 

 

 

(以下内容按照建设标准、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编制)

 

 

 

 

 

 

 

编制单位:                 

审核单位:                 

 

 

 

2021年7月

 

目  录

(以下内容按照建设标准、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编制)... 1

一、工程概况... 5

二、编制依据... 5

三、项目应用点分析... 5

五、项目应用点介绍(按照建设标准、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编制)    12

5.1 智慧化工地管理平台建设... 12

5.2施工安全管理类建设... 12

5.2.1 施工安全管理模块... 12

5.2.2 视频监控与AI视频危险源识别... 12

5.2.3 基坑监测... 14

5.2.4 塔机监测... 15

5.2.5 吊钩盲区可视化... 16

5.2.6 施工升降电梯监测... 16

5.2.8 螺栓松动监测... 17

5.2.9 高支模监测... 18

5.2.10 卸料平台监测... 18

5.2.11 VR安全教育... 18

5.2.12 智能烟感... 19

5.2.13 塔机激光定位系统... 20

5.2.14 吊篮监测... 20

5.2.15 外墙脚手架监测... 20

5.2.16 智能临边防护网监测... 20

5.2.17 周界防护... 21

5.2.18 施工临电箱监测... 21

5.2.19 库房监测... 22

5.3施工质量管理类建设... 22

5.3.1质量管理模块... 22

5.3.2 标养室监测... 22

5.3.3检验检测管理... 22

5.3.4 全景成像测距监控... 23

5.3.5 信息公示标准化... 23

5.3.6 VR质量样板... 23

5.3.7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23

5.4绿色文明施工类建设... 24

5.4.1 环境监测... 24

5.4.2 自动喷淋系统... 24

5.4.3 渣土运输管理... 25

5.4.4 城市道路保洁管理... 25

5.4.5 车辆进出场管理... 25

5.4.6 夜间施工监测... 25

5.5施工综合管理类建设... 26

5.5.1 智慧工地指挥中心... 26

5.5.2 视频会议... 26

5.5.3 智能物料... 26

5.5.4 WIFI教育... 26

5.5.5 进度管理... 26

5.5.6 智能广播... 26

5.5.7 工人岗前体检... 26

5.5.8 5G+超高清及全景视频... 26

5.5.9 能源管理... 26

5.5.10 5G+AR 眼镜巡检交互系统... 26

5.6人员管理类建设... 26

5.6.1 实名制系统... 27

5.6.2 智能化考勤... 27

5.6.3 智能安全帽... 27

5.7 BIM技术应用建设... 27

5.7.1 BIM工程管控电子沙盘... 27

5.7.2 施工模型... 27

5.7.3 BIM 深化设计... 27

5.7.4 BIM 可视化技术交底... 27

5.7.5 BIM 施工工艺模拟... 27

5.7.6 BIM 智慧化图纸管理... 27

5.7.7 BIM 协同应用等功能... 27

5.8 建筑工业化类建设... 27

5.8.1 智慧展馆... 27

5.8.2 机器人应用... 27

5.8.3 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 28

5.8.4 放样机器人... 28

六、总体思路及应用路线... 28

6.1、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应用... 28

6.1.1、总体应用路线... 28

6.1.2、确定智慧工地应用需求... 28

6.1.3、根据应用需求细化应用实施方案... 28

6.1.4、开始实施部署... 28

6.1.5、运行维护... 28

6.1.6、成果总结... 28

6.2BIM技术应用... 28

6.2.1、总体应用路线... 28

6.2.2、前期准备... 28

6.2.3、施工BIM应用... 28

6.2.4、竣工BIM应用... 29

6.2.5、配合运维BIM应用... 29

6.2.6、成果应用... 29

6.3、智控中心(智慧展厅)建设... 29

6.3.1、总体应用路线... 29

6.3.2、确定建设方案... 29

6.3.3、智控中心(智慧展厅)... 29

6.3.4、实施与联调联试... 29

七、智慧工地现场实施主要工作计划(按实际编制)... 29

 

 

一、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2)智慧工地设计应用概况

 

二、编制依据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青岛市建筑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青建管字(2021)9号)

《青岛市智慧化工地评价管理办法》

《青岛市智慧化工地建设标准》

《青岛市智慧化工地评价标准》

三、项目应用点分析

 

根据申报的项进行删减增加填写

 

序号

类别

配置应用

应用级别

功能描述

 
 

1

管理平台

智慧化工地管理平台

基础项

 

 

2

施工安全管理类

施工安全管理模块

基础项

 

 

3

视频监控

基础项

 

 

4

AI 视频危险源识别

基础项

 

 

5

基坑监测

基础项

 

 

6

推广项(AAA 必选项)

 

 

7

塔机监测

基础项

 

 

8

吊钩盲区可视化

基础项

 

 

9

施工升降电梯监测

基础项

 

 

10

螺栓松动监测

推广项(AAA 必选项)

 

 

11

高支模监测

推广项

 

 

12

卸料平台监测

推广项

 

 

13

VR 安全教育

推广项

 

 

14

智能烟感

推广项

 

 

15

塔机激光定位系统

推广项

 

 

16

吊篮监测

推广项

 

 

17

外墙脚手架监测

推广项

 

 

18

智能临边防护网监测

推广项

 

 

19

周界防护

推广项

 

 

20

施工临电箱监测

推广项

 

 

21

库房监测

推广项

 

 

22

施工质量管理类

质量管理模块

基础项

 

 

23

标养室监测

基础项

 

 

24

检验检测管理

基础项

 

 

25

全景成像测距监控

推广项(AA 必选项)

 

 

26

信息公示标准化

推广项

 

 

27

VR 质量样板

推广项

 

 

28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推广项

 

 

29

绿色文明施工类

环境监测

基础项

 

 

30

自动喷淋系统

基础项

 

 

31

渣土运输管理

基础项

 

 

32

城市道路保洁管理

提升项(AAA 必选项)

 

 

33

车辆进出场管理

推广项

 

 

34

夜间施工监测

推广项

 

 

35

施工综合管理类

智慧工地指挥中心

推广项(AA 必选项)

 

 

36

视频会议

推广项(AAA 必选项)

 

 

37

智能物料

推广项

 

 

38

WIFI 教育

推广项

 

 

39

进度管理

推广项

 

 

40

智能广播

推广项

 

 

41

工人岗前体检

推广项

 

 

42

5G+超高清及全景视频

推广项

 

 

43

能源管理

推广项

 

 

44

5G+AR 眼镜巡检交互系统

提升项

 

 

45

人员管理类

实名制系统(含工人工资支付)

基础项

 

 

46

智能化考勤

基础项

 

 

47

智能安全帽

推广项

 

 

48

BIM 技术应用

BIM 工程管控电子沙盘

推广项(AAA 必选项

 

 

49

施工模型

推广项

 

 

50

BIM 深化设计

推广项

 

 

51

BIM 可视化技术交底

推广项

 

 

52

BIM 施工工艺模拟

推广项

 

 

53

BIM 智慧化图纸管理

推广项

 

 

54

BIM 协同应用等功能

推广项

 

 

55

建筑工业化类

智慧展馆

推广项(AAA 必选、 项)

 

 

56

机器人应用

提升项

 

 

57

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

提升项

 

 

58

放样机器人

提升项

 

 

 

四、项目应用点介绍(按照建设标准、评价标准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编制)

5.1 智慧化工地管理平台建设

5.2施工安全管理类建设

5.2.1 施工安全管理模块

(1)对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三类人员基本信息、证书、证明文件、培训情况等,进行管理、维护、查询、分析预警等功能。

(2)对安全风险管理、维护、查询、分析、预警功能,满足风险管控流程,涉及重大风险源信息应按要求上传平台。

(3)应用电脑端、移动端进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包含查问题检查、整改、消项的信息化上报,自动整理形成检查台账。照片、视频自动存储归档。

(4)安全教育电子化,培训种类、内容、培训信息记录齐全有效,配合人员管理实现信息化档案建立。

(5)安全资料的管理、维护和查询实现平台化管理,对各项安全资料进行电子化上传、资料在线共享、施工规范在线查询、安全日志在线编写等功能,可通过移动端远程实时查询。

(6)安全应急管理的管理、维护和查询实现平台化管理,具有应急预案管理、应急人员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事件处置信息管理、应急预警信息推送等功能

5.2.2 视频监控与AI视频危险源识别

通过在整个施工现场、场区出入口、项目办公区、工人生活区等关键、重点部位和重点施工区域布设视频安防监控设备,做到视频监控全方位覆盖,对施工现场及办公区、工人生活区动态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监控系统可通过多画面切换、移动侦测录像、视频抓拍等功能,在发生突发情况时使项目部及时响应,发生纠纷后也可有据可查,极大地减少项目的安全隐患。

基于视频监控分项,可实现作业面、出入口等区域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安全马甲进行识别、分析报警;针对加工厂区、材料堆放区自动识别起火、抽烟、人员跌倒等现象;与智能广播联动实现实时提醒。

根据现场部署方案,初步考虑依托工地围挡布设23个枪机、4个球机,在工人生活区与项目部办公生活区共布设20个枪机、8个半球;在3#出入口实名制通道和两处下基坑马道各安装一个AI识别摄像头,共3个,用来进行安全帽是否佩戴与反光马甲是否穿戴监测;在南、西、北三处加工厂各设置一个烟火+吸烟识别摄像头,共3个;在综合楼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设置一个临边防护缺失监测识别摄像头,共4个,用来监测主楼临边防护是否缺失;在实名制通道安装2个温感红外摄像机,用来监测进出场人员体温情况;在2#、3#出入口处各安装1个车辆识别摄像机,用来抓拍进出场车辆,并识别车身是否清洁;同时,为满足施工现场AI识别的需要,共计设置4个AI识别终端服务器进行识别、分析与计算。

为保证监控画面质量,以及接入统一平台的兼容性,监控设备应符和下列要求:

①前端摄像机

作为监控系统的视频源头,摄像机对整套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摄像机的基本要求是:图像清晰真实、适应复杂环境、安装调试方便。

②硬盘录像机

须支持 GB28181 协议(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必须支持跨网域访问;需要支持国内知名厂家前端摄像机的接入;支持移动侦测、区域入侵等智能检测,并联动录像(公安部检验报告证明);需要提供强制 CCC 证明;支持标准的 H.265 和 H.264 编码格式。

5.2.3 基坑监测

(1)应用管理平台录入第三方基坑监测数据,包括监测类型、被监测部位、监测日期、监测批次、监测单位、监测人、监测结论等数据,每个监测点应有监测点编号、动作类型、监测值等数据,项目平台自动生成数据汇总表、位移时间变形量曲线图,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监测结论进行复核,异常数据进行预警,同时推送相应预警信息到平台端、APP端,辅助管理。报警信息经落实、复核处理后,及时录入项目平台。

(2)在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中搭建深基坑监测系统,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将多种现场传感监测仪器联通起来,实现深基坑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水平、竖向位移、裂缝、水位、应力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实时传输。

在采集到数据后系统通过对原始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运用数学模型和回归分析、差异分析等数理方法对采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数字化建模分析,形成各类变化曲线和图形、图表,具有形式多样的实时报警功能,对问题工程进行追踪处理,建立地下工程和深基坑安全监测监管的预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工程及周边建筑物、管线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实现管理手段上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的转变。

监测对象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边土木、周边建筑、周边管线及设施、周边重要道路及其他应监测对象。该系统的应用旨在加强基坑测量监测管理,将测量数据实时统计分析,超限自动报警提醒,提升管控。

施工现场具体监测布置与实施方案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布设。

5.2.4 塔机监测

本项目现场4台塔吊安装塔机安全监测设备,安全监测设备具有开机自检功能。塔机安全监测设备安装不得损伤塔机受力结构、不得改变原有安全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对塔机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确保人员持证上岗,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塔机运行状态,自动分析运行数据,记录预警、报警、违规信息,存在碰撞风险的多个塔机采用防碰撞技术,并显示防碰撞实时状态。项目平台应可对每个塔机进行查询表现,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安装位置、授权操作人员、当前运行状态、预警报警信息历史数据、运行数据分析等,平台可远程调取查看,保存项目历史产生数据。系统试配塔机激光定位系统,可在夜间施工时竖直向下发射激光,精准定位吊车位置,辅助塔吊施工作业。

5.2.5 吊钩盲区可视化

本项目现场4台塔吊安装塔机吊钩盲区可视化系统,吊钩盲区可视化视频应支持驾驶室本地、项目平台、移动端等浏览。通过在塔吊上安装吊钩可视化系统,有效解决塔司高空塔吊操作盲区的“最后一公里”,给塔司提供吊钩吊物状态的实时画面传递,辅助塔司进行塔吊作业安全操作。

5.2.6 施工升降电梯监测

通过在施工现场所有的施工升降机上安装安全监测设备与各类数据采集传感器,对施工升降机运行状态、载人数量、操作工人等进行实时监测,对施工升降机维修保养等信息进行管理,防止施工升降机违章作业,提高施工升降机运行安全性。

5.2.8 螺栓松动监测

在现场塔吊关键受力节点螺栓上安装螺栓松动监测传感器,不间断、实时监测判定螺栓的紧固状态和松动趋势;当监测到螺母松动等异常状态时进行声光报警预警,同时将报警信息实时传输至项目平台记录。

5.2.9 高支模监测

项目高大模板支承体系采取高支模监测系统,关键点安装相应传感器,检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沉降、立杆轴力、立杆倾斜和模板水平位移等,当检测数据超过设定指标进行报警,相关管理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监测数据上传企业平台进行数据积累及分析利用,形成相应的分析报告。

5.2.10 卸料平台监测

本项目悬挑式卸料平台安装卸料平台监测系统,实时检测、记录卸料平台载物重量、倾斜角度及载重百分比。当检测到载物重量超限时声光报警以及推送至管理人员,相关管理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5.2.11 VR安全教育

项目应用VR安全教育覆盖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安全事故伤害类型的体验,新工人入场工人体验内容、时长输出本地培训表格,对个人受教育情况进行汇总查询,将培训结果、安全教育信息上传至项目。

5.2.12 智能烟感

通过在办公生活区、工人宿舍等重点房间布设智能烟感探测系统,进行火灾隐患的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当烟雾浓度超标时,烟感系统自动声光报警并推送信息,上传平台进行数据记录,以便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5.2.13 塔机激光定位系统

塔机小车安装激光定位器,竖直向下发射激光,满足夜间施工需求。激光强度适宜、精准定位,夜视效果清晰,激光器应具备多级调光功能,满足不同施工环境需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5.2.14 吊篮监测

本项目吊篮基本及使用情况信息按照行业平台要求进行信息共享,项目级平台具有吊篮信息查看功能,所有吊篮安装监测设备,通过平台查询吊篮载重、环境风速、横向倾斜角度、纵向倾斜角度监测、当检测到吊篮出现预警信息后进行声光报警,并将预警、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相关管理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5.2.15 外墙脚手架监测

外墙脚手架应安装传感器,具备对外墙脚手架架体区块设置及对其水平位移、倾斜数据监测,当检测到外墙脚手架出现预警信息后进行声光报警,并将预警、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相关管理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5.2.16 智能临边防护网监测

通过在施工楼层内如电梯井道等临边防护重点部位安装智能临边防护缺失监测系统,可对临边防护设施的人为破坏、移动等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对异常情况可进行声光报警。

同时,还设置楼层外侧临边防护缺失监测的AI识别分析系统,可对临边防护是否完整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对于防护缺失的进行即时报警提醒,使管理人员即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5.2.17 周界防护

通过在施工现场对于安全防护至关重要的临边位置(如基坑、基槽、深沟、深坑周边、楼层周边、楼梯周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等)设置对射传感器来进行临边安全防护管理,实现在此类危险区域有人入侵或超过设置边界后的危险自动告警提醒,告警提醒可由警笛与爆闪灯配合发出,同时告警提醒事件还可以自动通知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协助进行安全管理,并对多次触犯人员进行二次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5.2.18 施工临电箱监测

基于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在项目生活办公区及施工现场各一级配电箱、各用水接驳点安装用电、用水采集模块,可以准确测量用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能耗,测量用水点的水压、用水量等,测量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至管理平台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处理,进行异常报警,自动统计日、周、月使用情况,还可以根据各监测点数据分析其能源使用情况,进行水电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来满足现场施工生产和绿色施工关于节能的相关要求。

5.2.19 库房监测

通过在库房等重点房间布设库房监测系统,进行库房安全隐患的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当库房烟雾浓度超标时,监测系统自动声光报警并推送信息,上传平台进行数据记录,以便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3施工质量管理类建设

5.3.1质量管理模块

通过手机端、电脑端进行质量问题隐患排查、日常巡检、月检、专项检查,包含查问题检查、整改、消项的信息化上报,自动整理形成检查台账,质量问题类型可修改对应行业监管平台。

5.3.2 标养室监测

项目标养室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标养室温度、湿度和按规定阈值报警功能并每日不少于两次对温、湿度是否符合标准进行复核,记录复核信息。形成温湿度按日复核、试块进出箱室台帐,与试块试验、试块报告信息关联,按条件汇总试块检测报告,自动完成砼强度评定和强度曲线展现。标养室监测系统与视频监控相结合,拍摄并留存标养箱室运行状况、试块进出箱室情况。

5.3.3检验检测管理

取样、见证人员在工作前通过人脸识别手段通过系统验证,通过GPS技术定位取样、委托位置。取样定位超出工地范围、委托定位超出合理委托范围应报警,取样、委托检测及其见证、检测数据收集留存视频、图像资料等附件,实现平台即时信息共享,解决检验检测造假现象。

5.3.4 全景成像测距监控

在项目1号塔、4号塔两栋主楼塔吊上安装全景成像测距监控,50米范围内对施工作业面钢筋直径、间距等视频图像测量,上传企业、行业平台,实现远程浏览。

5.3.5 信息公示标准化

根据行业监管平台需求,筛选建设过程数据、信息内容,实时汇总形成公示内容,公示内容应上传行业平台。

5.3.6 VR质量样板

使用VR 虚拟现实技术展现质量样板功能,展现内容包括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技术特点等,不少于10种常见工艺工法内容,记录学习者培训内容、培训类型、开始时间、培训时长、考核结果、学习单位、培训对象、补充信息等,并与人员管理、教育培训关联。

5.3.7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本项目地下室底板、直线加速器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区域,采取智能测温传感器,实时对测温点、浇筑体表面温度、上部温度、中部温度、下部温度进行监测,出现异常数据进行报警,处理结束达到控制效果后。测温数据经相关人员确认并电子签名后,按《资料规程》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样表形成报表,打印后归档。

5.4绿色文明施工类建设

5.4.1 环境监测

在施工现场1#、3#出入口处设置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扬尘、噪声等数据进行24小时全天候实时采集与监测,在平台和移动端均可查看相应环境数据;监测设备具备自动校准和设备故障报警提示功能,同时当扬尘检测超标时自动报警并联动启动自动喷淋设备进行自动降尘处理。

5.4.2 自动喷淋系统

在施工现场主出入口处设置雾炮,在项目周边围挡上设置喷淋系统,在塔吊上设置塔吊喷淋系统,各设备设施可独立控制,也可通过平台或手机APP联动控制;同时,当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到的扬尘数据超标时还可自动联动控制喷淋系统进行降尘处理,当扬尘值下降至临界值以下时自动关闭喷淋系统。

5.4.3 渣土运输管理

每个车辆出入口均应设置渣土运输管理系统,全天候24小时运行,使用AI识别系统对车牌、车盖密闭、车身清洁度进行识别分析功能,实时记录车辆进出项目工地情况,对车牌不清、疑似套牌、车盖密闭不严、车身不净等情景实时声光报警功能,报警信息包括车辆出入口编号、出入口名称、车牌号、报警类型、报警内容、报警时间等。

5.4.4 城市道路保洁管理

在建筑工地出入口处安装城市道路保洁AI检测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对工地出入口外城市道路是否脏污进行AI智能检测分析,对车辆出场不清洗、车身带泥导致城市道路被污染的进行声光报警,同时对报警信息与记录进行平台推送与记录。

5.4.5 车辆进出场管理

5.4.6 夜间施工监测

本项目主出入口及关键施工部位摄像头使用高清夜视摄像头,与车辆进出场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相结合,对夜间进出场车辆进行识别及抓拍,记录夜间车辆进出场信息,为夜间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5.5施工综合管理类建设

5.5.1 智慧工地指挥中心

5.5.2 视频会议

5.5.3 智能物料

5.5.4 WIFI教育

5.5.5 进度管理

5.5.6 智能广播

5.5.7 工人岗前体检

5.5.8 5G+超高清及全景视频

5.5.9 能源管理

5.5.10 5G+AR 眼镜巡检交互系统

5.6人员管理类建设

5.6.1 实名制系统

5.6.2 智能化考勤

5.6.3 智能安全帽

5.7 BIM技术应用建设

5.7.1 BIM工程管控电子沙盘

5.7.2 施工模型

5.7.3 BIM 深化设计

①、土建深化

②、安装管综深化

③、精装修深化

④、幕墙深化

5.7.4 BIM 可视化技术交底

对土建、机电安装、幕墙等工程的复杂工艺节点进行大样深化和模拟,利用BIM可视化技术,制作基于BIM模型的三维技术交底,结合直观的施工方案模拟动画,能够重点展示施工工艺要点,提高技术交底的可读性和交底效果,快速提升交底效率,减少以往因技术交底不清、工人施工理解有误的情况出现,避免因交底质量不高而导致的返工、拆改,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5.7.5 BIM 施工工艺模拟

5.7.6 BIM 智慧化图纸管理

5.7.7 BIM 协同应用等功能

5.8 建筑工业化类建设

5.8.1 智慧展馆

5.8.2 机器人应用

5.8.3 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

5.8.4 放样机器人

五、总体思路及应用路线

通过智慧化工地建设为*****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相关单位提供先进技术手段,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工程建设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全方位、远程、实时监管,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管”。

通过采用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共同把控工程进度、质量、安全;通过智慧工地建设辅助施工单位加强人员设备管理、质量安全把控、安全监管,提升管理效率,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一个不受区域时间限制的“远程监管”环境,以远程的、可靠的、实时的、协作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从而有效提高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6.1、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应用

6.1.1、总体应用路线

6.1.2、确定智慧工地应用需求

6.1.3、根据应用需求细化应用实施方案

6.1.4、开始实施部署

6.1.5、运行维护

6.1.6、成果总结

6.2、BIM技术应用

6.2.1、总体应用路线

6.2.2、前期准备

6.2.3、施工BIM应用

(1)、基础建模

(2)、基础应用

(3)、施工深化建模

协调有极高的要求,需要与各深化专业作业队伍密切配合、协作,以使BIM深化方案可以满足现场施工的习惯与需要。

(4)、施工深化模型应用

(5)、创新应用

6.2.4、竣工BIM应用

6.2.5、配合运维BIM应用

6.2.6、成果应用

6.3、智控中心(智慧展厅)建设

6.3.1、总体应用路线

6.3.2、确定建设方案

6.3.3、智控中心(智慧展厅)

(1)、智能设备展示区

(2)、智能设备体验区

(3)、一体化显示屏

(4)、项目沙盘

(5)、3D打印模型展示区

6.3.4、实施与联调联试

六、智慧工地现场实施主要工作计划(按实际编制)